www.欧美美女成大片一级,国产av毛片影院精品资源,天天射日日操综合网av,操一操干一干视频首页,中国熟女午夜福利视频,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影院,亚洲三级片mv在线观看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nèi)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西安市 | 寶雞市 | 咸陽市 | 銅川市 | 渭南市 | 延安市 | 榆林市 | 漢中市 | 安康市 | 商洛市
 
漢中市地圖
漢中市地圖
點擊看大圖

漢中市的景區(qū)景點
   

漢中市的風景圖片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絲路廣場
漢中市絲路廣場
漢中市蔡倫廣場
漢中市蔡倫廣場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漢中市美景
首頁 >> 陜西 >> 漢中市
區(qū)號:0916
郵編:723000
面積:2.7萬平方公里
人口:318萬人
行政區(qū)類別:地級市
位置:位于陜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江橫貫其中
政府駐地:漢臺區(qū)民主街43號
行政區(qū)劃:2個區(qū)、9個縣
車牌代碼:陜F
機 場:漢中城固機場
火車站:漢中站、城固站、城固北站、洋縣西站、西鄉(xiāng)站、勉縣站、寧強南站、略陽站、佛坪站等
著名景點:午子山景區(qū)、華陽景區(qū)、紫柏山景區(qū)、黎坪景區(qū)、朱鹮梨園景區(qū)、石門棧道景區(qū)、五龍洞景區(qū)、熊貓谷景區(qū)、棧道水世界景區(qū)、興漢勝境景區(qū)、駱家壩景區(qū)、漢江源景區(qū)、龍頭山景區(qū)、漢中市博物館、武侯墓
 
地區(qū)概況

  漢中市,簡稱“漢”,陜西省轄地級市,位于陜西省西南部,北與寶雞市、西安市毗連,東與安康市接壤,南與四川省的廣元市、巴中市、達州市相連,西與甘肅省隴南市相鄰,區(qū)域面積27246平方千米,地處內(nèi)陸東亞季風氣候區(qū)內(nèi),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約14.5℃。漢中市轄2個區(qū)、9個縣。2022年末,漢中市戶籍總?cè)丝?78.98萬人。

  漢中市,因“漢水”流經(jīng)此地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漢”“漢家發(fā)祥地”“中華聚寶盆”“天府之國”之美稱;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行旅通商的要地”;自古被譽為“秦之咽喉”“蜀之門戶”;還被譽為“全球漢人老家”。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棲息。夏至西周,先后屬梁州、雍州。秦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始置漢中郡。晉太康十年(289年),改設漢國。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設漢中府。1949年12月6日,改設陜甘寧邊區(qū)陜南行政區(qū)漢中分區(qū)。1969年1月,改設漢中地區(qū)。1996年2月21日,改設漢中市。漢中市交通便捷,已形成由公路、鐵路、航空3種運輸方式構(gòu)成的交通運輸網(wǎng)絡。漢中市旅游景點眾多,主要有午子山景區(qū)、華陽景區(qū)、紫柏山景區(qū)、黎坪景區(qū)、朱鹮梨園景區(qū)、石門棧道景區(qū)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1994年1月,漢中市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7年11月,漢中市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行政區(qū)劃

  漢中市轄2個區(qū)、9個縣:

  漢臺區(qū) 面積 556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轄7個街道、7個鎮(zhèn)、2個鄉(xiāng)。 
  南鄭區(qū) 面積2849平方千米,人口55萬人。轄18個鎮(zhèn)、12個鄉(xiāng)。
  勉縣 面積2406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17個鎮(zhèn)、8個鄉(xiāng)。
  洋縣 面積3206平方千米,人口44萬人。轄16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
  城固縣 面積2265平方千米,人口51萬人。轄18個鎮(zhèn)、6個鄉(xiāng)。
  西鄉(xiāng)縣 面積3204平方千米,人口40萬人。轄17個鎮(zhèn)、6個鄉(xiāng)。
  寧強縣 面積3246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轄12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
  略陽縣 面積2831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轄11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
  鎮(zhèn)巴縣 面積3437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11個鎮(zhèn)、13個鄉(xiāng)。 
  留壩縣 面積1970平方千米,人口 5萬人。轄5個鎮(zhèn)、4個鄉(xiāng)!
  佛坪縣 面積1279平方千米,人口 3萬人。轄4個鎮(zhèn)、5個鄉(xiāng)。

歷史沿革

  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棲息。
  夏至西周,境內(nèi)有褒國。先后屬梁州、雍州。
  春秋戰(zhàn)國時,境內(nèi)為南鄭地,先后分屬巴蜀、秦國。秦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始置漢中郡(治在今安康市境內(nèi))隸之。
  東漢初,郡治遷于南鄭(今漢中)。東漢末,張魯割據(jù)漢中,改為漢寧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張魯,又改為漢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占據(jù)漢中,仍設漢中郡。
  三國魏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分梁、益二州,梁州領(lǐng)八郡,治于南鄭。
  晉太康十年(289年),改設漢國,不久即廢。
  南北朝時,漢中先后屬劉宋、蕭齊、北魏、蕭梁、西魏、北周,境內(nèi)設梁州、興州(今略陽縣)、洋州(今西鄉(xiāng)縣),并置秦州及70多個僑縣。
  隋初,境內(nèi)仍置梁、興、洋州,后改為漢川郡、順政郡、洋川郡。
唐,設梁州總管府,后改為都督府,下設梁、興、洋、集四州;貞觀元年(627年),廢府設道,漢中屬山南道;開  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漢中屬山南西道,道治設于南鄭(漢中);天寶元年(742年),設漢中郡、洋川郡、順政郡,后又改為梁州、洋州(今洋縣)、興州;興元元年(784年),改梁州為興元府,道、府同治于南鄭。
  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據(jù)有漢中,仍設興元府及洋、興二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內(nèi)置興元府及洋、興二州,屬峽西路;熙寧五年(1072年),設利州路,其與所屬興元府,治所均設于漢中。利州路轄秦嶺以南、長江以北地區(qū)。
  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東路治設于興元(漢中),西路治設于興州(略陽);后利州東、西路幾經(jīng)分合。
  元,設興元路于漢中,為隸屬于陜西之始。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為府,設漢中府。
  清,設陜安道于漢中,轄漢中、興安府(今安康市)。
  民國二年(1913年),設陜南道,轄今漢中、安康及商洛市部分縣,共25屬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縣直隸于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立陜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12月6日,漢中解放,設陜甘寧邊區(qū)陜南行政區(qū)漢中分區(qū)。
  1951年2月,撤銷陜甘寧邊區(qū)陜南行政區(qū)漢中分區(qū),改設南鄭專區(qū),隸屬陜西省。
  1953年6月,南鄭專區(qū)改稱漢中專區(qū)。
  1969年1月,漢中專區(qū)改為漢中地區(qū)。
  1996年2月21日,撤銷漢中地區(qū),改為地級漢中市。
  2017年,南鄭撤縣設區(qū),增設中所營街道辦事處。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漢中市,位于陜西省西南部,北與寶雞市、西安市毗連,東與安康市接壤,南與四川省的廣元市、巴中市、達州市相連,西與甘肅省隴南市相鄰,東西長261.5千米,南北寬192.6千米,區(qū)域面積272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漢中市北部秦嶺勢如屏障,最高峰在洋縣活人坪梁頂,海拔3071米,其他較高的山峰有洋縣摩天嶺2603米、留壩紫柏山2610米,一般山體海拔為1000—2000米。南部米倉山(又稱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鎮(zhèn)巴縣箭桿山,海拔2534米,較高山峰還有南鄭區(qū)鐵船山2468米、紅山2367米、光頭山2389米,一般山體海拔在1000—1500米;全市最低處在西鄉(xiāng)縣茶鎮(zhèn)南溝口,海拔371.2米。漢江橫穿盆地中部形成沖積平原,漢中盆地東西長116千米,南北寬5—30千米,漢臺區(qū)附近寬為25—30千米;漢江支流牧馬河與涇洋河在西鄉(xiāng)縣城東北匯合,形成沖積性寬谷壩子,名為西鄉(xiāng)盆地。漢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體高出漢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類型多樣,但以山地為主,占總土地面積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57%),丘陵占14.6%,平壩占10.2%。

  氣候特征

  漢中市地處內(nèi)陸東亞季風氣候區(qū)內(nèi)。由于盆地地形影響,自漢江谷地到秦嶺山地,氣候垂直差異明顯。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分為三種不同的氣候類型:海拔800米以下的北亞熱帶氣候;海拔800—1250米的暖溫帶濕潤氣候;海拔1250米以上的中溫帶濕潤氣候。漢中市的春季在3—5月,夏季在6—8月,秋季在9—11月,冬季在12月至翌年2月。漢中市年平均氣溫約14.5℃;年降水量約890.6毫米;年日照時數(shù)約2301.4小時;年極端最高氣溫約37.9℃,極端最低氣溫約-10.2℃;一日最大降水量約130.8毫米。

  水文水系

  漢中市的河流均屬長江流域,在水系組成上,主要是東西橫貫的漢江水系和南北縱穿的嘉陵江水系。漢江,又名漢水,古稱沔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漢中市位于漢江上游。漢江干流自西向東流經(jīng)寧強、勉縣、南鄭、漢臺、城固、洋縣、西鄉(xiāng)等縣(區(qū))境,橫貫漢中盆地,是漢中市水系網(wǎng)絡的骨架。漢中境內(nèi)漢江干流長277.8千米,占漢江全長1532千米的18.1%,流域面積19692平方千米,占漢江全流域17.43萬平方千米的11.3%,占漢中市總土地面積27246平方千米的72.3%。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漢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南,縱穿略陽、寧強兩縣的西部山地,為過境大河。境內(nèi)流程141.7千米,流域狹長,西寬東窄。境內(nèi)屬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條,流域面積7554平方千米,占漢中市總土地面積的27.7%。

社會事業(yè)

  教育事業(yè)

  漢中市有普通高等學校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普猩1.61萬人,在校生4.50萬人,畢業(yè)生1.39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560人,在校生1352人,畢業(yè)生354人。中等職業(yè)教育學校14所,專任教師1146人;招生7014人,在校生2.03萬人,畢業(yè)生7043人。普通中學214所,專任教師1.49萬人。高中招生2.07萬人,在校生6.07萬人,畢業(yè)生2.03萬人;初中招生3.46萬人,在校生10.08萬人,畢業(yè)生3.41萬人;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普通小學433所,專任教師1.53萬人。招生3.38萬人,在校生20.20萬人,畢業(yè)生3.51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幼兒園815所,專任教師6953人。在園幼兒(包括附設幼兒班)10.58萬人。有特殊教育學校8所,在校殘疾學生1644人。

  文化事業(yè)

  漢中市有劇場10個,影院27個,公共圖書館12個,文化館12個,文化站177個,博物館24個;圖書總藏量126.19萬冊;廣播及電視發(fā)射臺10座,擁有發(fā)射機60部,電視人口覆蓋率99.9%,廣播人口覆蓋率99.9%。

  醫(yī)療衛(wèi)生

  漢中市擁有各類衛(wèi)生機構(gòu)3577個(包括村衛(wèi)生室2525個),床位數(shù)2.82萬張。衛(wèi)生技術(shù)人員27470人,其中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8915人,注冊護士11544人,藥師(士)1296人,技師(士)1849人。

交通運輸

  公路
  漢中市境內(nèi)的公路建設形成了一個以漢中市為中心,貫通陜西省,輻射周邊省市的米字型輻射狀干線公路系統(tǒng)。
  漢中市的公路總里程達22534千米,其中國省干線公路里程達1018.59千米,包括G108(北京—昆明公路)、G210(滿都拉—防城港公路)、G244(烏海—江津公路)、G316(長樂—同仁公路)、G345(啟東—那曲公路)等5條國道及其他4條省道,其中一級公路125.173千米、二級公路569.19千米。漢中市所有區(qū)縣都通高速公路、二級路,所有鄉(xiāng)鎮(zhèn)通油(水泥)路。

  鐵路
  漢中市境內(nèi)有陽安鐵路線、西成高速鐵路線,是連接華東地區(qū)、西南地區(qū)的鐵路交通樞紐。其中西成高速鐵路線在漢中市境內(nèi)設有佛坪站、洋縣西站、城固北站、漢中站、新集站、寧強南站6站,日行列車120對左右,其中每日往返于漢中至西安間城際列車達20對。

  航空
  漢中市境內(nèi)有1個4C級的軍民合用支線機場(漢中城固機場)。

風景名勝

  ◆午子山景區(qū)

  午子山景區(qū),又稱“午子山風景名勝區(qū)”,簡稱“午子山”,亦名“武子山”或“母子山”,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陜西省漢中市西鄉(xiāng)縣堰口鎮(zhèn)堰口社區(qū),總面積約27平方千米,始建于西漢。
  午子山景區(qū)是集自然山水風光、珍稀植物、茶園、果園、田園風光、堰上古鎮(zhèn)、宗教文化活動等于一體的旅游風景名勝區(qū),為道教活動圣地和陜南道教活動中心,素有“漢南勝景區(qū)、陜南小華山、陜南小武當”之美稱,是觀光旅游、宗教朝拜的圣地。

  ◆華陽景區(qū)

  華陽景區(qū),位于秦嶺南麓的陜西省漢中市洋縣華陽鎮(zhèn),距縣城76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該地平均海拔1700m,山水風光以“高、寒、奇、險、秀”為特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氣候變化多樣的生動寫照。
  華陽古鎮(zhèn)在秦漢時期形成集鎮(zhèn),唐、宋均被設為縣治,有“千年古船城,秦嶺第一鎮(zhèn)”之稱。華陽景區(qū)由長青生態(tài)景區(qū)和華陽古鎮(zhèn)人文景區(qū)構(gòu)成,是集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

  ◆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

  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留侯鎮(zhèn),原名西城山,又名龍如山,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距留壩縣城16公里,316國道穿境而過。
  紫柏山特有的天坑及山頂上的草坦,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坦群落,素有“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紫柏歸來不看草”之稱。紫柏山也因為漢代留侯張良歸隱于此而聲名遠揚。
  1997年,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為省級森林公園,2009年2月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

  ◆黎坪國家森林公園

  陜西黎坪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qū)黎坪鎮(zhèn),大巴山西段米倉山腹地,被譽為"巴山深處的綠色明珠" 。2002年12月,陜西黎坪國家森林公園經(jīng)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
  陜西黎坪國家森林公園東西長18千米,南北寬13千米,公園范圍西達南鄭區(qū)界,與寧強縣相鄰,東至黃楊河東溝,北起白楊坪,南至冷壩南部脊梁。該公園距南鄭區(qū)60千米,漢中市65千米,西安市298千米,總面積9400公頃。
  陜西黎坪國家森林公園屬揚子準地臺北部邊緣,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分布海拔1400—2312米,平均海拔1500米。龍門—大巴山隆起褶斷帶地貌,地質(zhì)基巖多為灰?guī)r、頁巖和板巖,巖溶地貌發(fā)育,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石門棧道風景區(qū)

  石門棧道風景區(qū)是漢中著名風景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漢中市漢臺區(qū)、勉縣、留壩三縣(區(qū))交界的褒谷口。這里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各種地方美食,被譽為“中國棧道之鄉(xiāng)”和“西北的水利明珠”,也是傳說中褒姒的故里。這里既有水利工程石門水庫,又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的所在地,又是珍稀動植物的保護區(qū)。

  ◆五龍洞景區(qū)

  五龍洞景區(qū),是陜西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的景點之一,位于秦嶺主梁梁脊南側(cè),海拔1800米。洞口豁開五龍洞洞口高約14米,寬約10米,遠看酷似城門洞開 。洞內(nèi)有洞,洞內(nèi)套洞,洞洞相連,上下多層。有的鐘乳石長約米余;有的石箏宛如香蕉堆放,鱗次櫛比;有的流云瀑布形如雪花;有的形如松塔,或大或小,錯落布局,面積也大小不一;還有些造型如泥牛入海、猴子撈月、烏龜爬行、玉兔入洞、山鹿揚蹄,形形色色。

  ◆熊貓谷景區(qū)

  熊貓谷景區(qū)是位于佛坪縣以北20公里的一個景區(qū),距西安僅3小時車程。景區(qū)地處秦嶺大熊貓走廊帶和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境內(nèi),景區(qū)內(nèi)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正在創(chuàng)建中。景區(qū)內(nèi)峰嶺疊嶂,溪水清澈,奇石靈異,林木蔥郁,觸耳溪鳴鳥叫,使人心曠神怡。三疊泉、二龍戲珠、女兒灘、雙心池等景點渾然天成,三圣峰、母女峰、棲云峰等天趣神功。大熊貓憨態(tài)可掬,金絲猴群靈俏飛躍,紅腹錦雞等美麗驚艷。景區(qū)集秦嶺山水之幽、靜、秀、奇和珍稀動植物于一谷,“秦嶺之窗、熊貓家園”美名遠揚,是踏青、休閑、避暑、養(yǎng)生、攝影、娛樂的最佳去處。

  ◆棧道水世界景區(qū)

  棧道水世界景區(qū),位于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武關(guān)驛鎮(zhèn)倒水灣,是國內(nèi)首個山地水世界,是陜南地區(qū)配套設施最全、游樂項目最豐富、設施設備最有特色的大型水上綜合娛樂主題樂園。
  棧道水世界景區(qū)依托自然山勢打造了驚濤海嘯池、超級大喇叭、高山速降滑梯、兒童夢幻水寨、潮汐漂流河、滑板沖浪、森林療養(yǎng)SPA等水上娛樂項目,可同時容納3500人親水嬉戲。
  2018年,留壩棧道水世界景區(qū)創(chuàng)建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興漢勝境景區(qū)

  興漢勝境景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qū)諸漢路中段。興漢勝境景區(qū)以自然生態(tài)的漢水之源為根,以中華民族的漢文化之源為魂,以漢朝初興的歷史輝煌為底色,建成集漢風景點群、漢風商街群、漢風博物館群、漢風酒店群、漢風餐飲、漢風演藝等于一體的漢文化旅游景區(qū),為游客帶來雅致、美好、快樂的漢風生活體驗。

  ◆駱家壩景區(qū)

  駱家壩景區(qū)位于陜西省漢中市西鄉(xiāng)縣駱家壩鎮(zhèn),地處巴山腹地的牧馬河源頭,是一處集自然山水、歷史古鎮(zhèn)、紅色文化、民俗風情、田園風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qū),省級文化旅游名鎮(zhèn)。
  駱家壩又稱驚軍壩,早在漢代就有了駐軍,因遇夜驚軍隊而得名,是自古入川的重要集鎮(zhèn),后因商賈在此倒換騾馬而更名為駱家壩。駱家壩賦予當?shù)匾元毺氐娜宋那轫,厚重悠久的遠古文明,這里自古就是商貿(mào)重鎮(zhèn),物產(chǎn)富饒,素有“魅力茶鄉(xiāng)”、“特色古鎮(zhèn)”的美稱。牧馬河一河兩岸古鎮(zhèn)風貌秀麗宜人,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沿河而建,古色古香,山水橋樹,相映成趣,老街傳統(tǒng)民居建筑主要呈現(xiàn)出荊楚與巴蜀風格融合。
  2019年,駱家壩景區(qū)成功創(chuàng)建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漢江源景區(qū)

  漢江源景區(qū),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漢源街道二道河村,該景區(qū)于2019下半年試運營,景區(qū)內(nèi)集森林景觀、山峰景觀、峽谷景觀、水體景觀、人文景觀等于一體,屬于國家AAAA級景區(qū)。
  漢江源景區(qū)西起牢固關(guān),東至二道河的支流后河源頭,北起后河,南至南山嶺(紅石梁),在漫長的地質(zhì)發(fā)展歷史過程中,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構(gòu)造格局。
  根據(jù)景區(qū)的資源分布、交通布局及旅游功能需求,將景區(qū)區(qū)劃為七大功能區(qū),分別是老林溝休閑度假區(qū)、四坪里宗教文化區(qū)、金剛峽谷探險區(qū)、香壩度假康養(yǎng)區(qū)、響水溝森林狩獵區(qū)、后河民宿體驗區(qū)和森林保育區(qū)。

  ◆龍頭山景區(qū)

  龍頭山景區(qū),位于陜川交界處米倉山主梁,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qū)小南海鎮(zhèn)境內(nèi),其峰如刀削,崖似斧劈,奇?zhèn)ザ鴯槑V。每當云繞霧鎖時,峰顛忽隱忽現(xiàn),如巨龍翻騰,故名龍頭山。
  龍頭山景區(qū)主要分為龍頭山、陳家坪、冷水坪、剝?拥人拇缶皡^(qū)。景區(qū)內(nèi)有漢王廟、漢王臺、仙女洞、玉皇洞、龍頭飛瀑、飛龍乘云、天坑溶洞等30多個景點。景區(qū)內(nèi)還設有狩獵場、射擊訓練場、滑雪場、滑翔傘、天坑探險、自駕車營地、親子公園、綠動公社等精品項目。龍頭山分為陳家坪綜合服務區(qū)、龍頭山運動體驗區(qū)、古梁州運動康養(yǎng)度假區(qū)、剝?拥刭|(zhì)觀光區(qū)、冷水坪森林游憩區(qū)、生態(tài)涵養(yǎng)區(qū)以及小壩旅游小鎮(zhèn)等七大主題功能區(qū);主要包括陳家坪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觀光索道、龍頭云棧、滑雪場、狩獵場、射擊訓練中心,以及冷水坪森林游憩區(qū)、度假酒店等旅游配套建設。

文物遺址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位于漢中市漢臺區(qū)河東店鎮(zhèn),由褒斜道遺址、石門遺址和石門石刻組成。褒斜道上的石門(石門隧道)是中國最早的人工隧道,長16.5米,寬4.4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石門內(nèi)及附近有東漢至明清時期的摩崖題刻百余方,統(tǒng)稱石門石刻,其中《鄐君開通褒斜道碑》《石門頌》《石門銘》等十三通是漢魏時期的石刻。1961年3月4日,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侯墓
  武侯墓,位于漢中市勉縣定軍山下,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墓冢所在地,墓園占地24萬平方米。1996年11月20日,武侯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騫墓
  張騫墓,位于漢中市城固縣博望鎮(zhèn)饒家營村,是前2世紀(前200年—前101年)漢帝國杰出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辟者張騫的墓葬。墓葬為斜坡墓道磚室墓,坐西向東。夯筑封土,覆斗形,平面呈長方形。2006年5月25日,張騫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張騫暮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李家村遺址
  李家村遺址,位于漢中市西鄉(xiāng)縣城南街道和平社區(qū)牧馬河南岸第二階地,面積26000平方米,距今7000年以上,處于母系社會階段,是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2006年5月25日,李家村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崗寺遺址
  龍崗寺遺址,位于漢中市南鄭區(qū)梁山鎮(zhèn)漢江南岸,屬舊石器時代到漢代的文化遺存。2006年5月25日,龍崗寺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良廟
  張良廟,位于漢中市留壩縣留侯鎮(zhèn),是漢高祖劉邦的開國謀臣“漢初三杰”之一張良功成身退隱居之地,是目前中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張良的祠廟。2006年5月25日,張良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巖寺摩崖
  靈巖寺摩崖,位于漢中市略陽縣靈巖路嘉陵江東岸的玉文山腰。靈巖寺建于唐開元年間,以兩個天然的大洞穴著稱,吸引著歷代文人騷客。唐代大詩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都曾暢游靈巖。以漢隸《部閣頌》為代表的摩崖刻石,在靈巖寺內(nèi)達130多塊,是一個研究書法和歷史的天然實物寶庫。著名的摩崖刻石有東漢摩崖刻石《部閣頌》、大唐開成題記、靈崖敘別記、宋哲宗御書“忠清粹德之碑”、中國迄今最早的交通規(guī)則——“儀制令”古刻、杜甫詩刻、《白骨塔序》碑及靈崖宋代以膠石刻等。2006年5月25日,靈巖寺摩崖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倫墓和祠
  蔡倫墓和祠,位于漢中市洋縣龍亭鎮(zhèn)龍亭村,是東漢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者蔡倫的墓和祠。蔡倫墓和祠占地20000多平方米,分為南北兩部分,墓地居北,現(xiàn)存封土為覆斗形;祠居南,祠的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拜殿、獻殿,祠中軸線兩側(cè)有鐘樓、鼓樓、廂房、戲樓等古建筑。2006年5月25日,蔡倫墓和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明寺塔
  開明寺塔,位于漢中市洋縣開明廣場中心,建于唐初,為方形單層多檐式磚塔,塔身北面正中設券門,內(nèi)辟方形小室,室長、寬各為1.5米,至頂高約3米。2006年5月25日,開明寺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門堰
  五門堰,位于漢中市城固縣桔園鎮(zhèn)下街村,建于西漢居攝二年(7年)。五門堰攔河壩長374米,壩高1.2米,壩頂平臺寬2.5米,壩坡寬15米,渠首五洞下500米處,設有進水龍門2孔,退水龍門4孔,可控制水量,設計科學合理,至今仍發(fā)揮灌溉作用。2006年5月25日,五門堰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何家灣遺址
  何家灣遺址,位于漢中市西鄉(xiāng)縣城南街道涇洋村涇洋河右岸第二臺地,面積約45000平方米,距今7500年以上,是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2013年3月5日,何家灣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山遺址
  寶山遺址,位于漢中市城固縣原公鎮(zhèn)寶山村,占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距今6000年到3000年,屬新石器時代到商代的文化遺存,其中以商代文化遺存最為豐富。2013年3月5日,寶山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位于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zhèn),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處,素有“一腳踏三省”之譽。古鎮(zhèn)始建于明成化年間(1465一1487年),歷經(jīng)滄桑,留有大量保存完好、風格迥異的古街古祠古建筑群等歷史遺跡。2013年3月5日,青木川老街建筑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勉縣武侯祠
  勉縣武侯祠,位于漢中市勉縣城西3千米的108國道邊,始建于蜀漢景耀六年(263年),是中國眾多武侯祠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蜀后主劉禪)下詔修建,融建筑、雕刻、繪畫、書法、文學、園林藝術(shù)于一體的祠廟。2013年3月5日,勉縣武侯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中東塔
  漢中東塔,位于漢中市漢臺區(qū)東關(guān)街道,建于南宋,為單層多檐式實心方磚塔,高約15米,原13層,因塔頂坍毀,1953年維修時頂部兩層被清理,改繕為11層。2013年3月5日,漢中東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良馬寺覺皇殿
  良馬寺覺皇殿,位于漢中市洋縣謝村鎮(zhèn)四紅村,面積270平方米,建于元中統(tǒng)二年(1261年)。良馬寺覺皇殿,高12米,長18米,寬15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5間,進深四間,進深顯八椽屋,當心間寬而無柱,占3間供祀佛像。單檐歇山頂,施灰筒瓦,屋脊獸物高大,尾向上翹,口吞屋脊,前檐下雙層假昂斗拱。2013年3月5日,良馬寺覺皇殿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強羌人墓地
  寧強羌人墓地,位于漢中市寧強縣,為宋代和清代兩個朝代的羌人墓地。墓葬多位于山坡中上部的向陽地帶,石板墓構(gòu)造形式分單室和多室兩種,最多可達六室。墓室左右兩壁常見人物、動物、植物、器皿、云紋等淺浮雕。2013年3月5日,寧強羌人墓地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木川魏氏莊園
  青木川魏氏莊園,位于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zhèn)魏家壩村,是魏輔唐住宿和辦公的場所,分為并排相連的兩處。老宅院始建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分前后兩進,共有房屋61間。新宅院原有三進。第一進主要用于糧油加工和倉儲,已被拆除。新院子和老院子相比,更多地融人西方的建筑風格和近代建筑文化,簡潔寬大,莊嚴肅穆,分前院、書堂和后院。由造型一致的兩個四合院構(gòu)成,磚木兩層結(jié)構(gòu),整個建筑成軸對稱圖形,左右前后對稱,上下對稱。2013年3月5日,青木川魏氏莊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舊址
  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舊址,位于漢中市城固縣,包括城固縣域的三處地方:一是“西北聯(lián)大法商學院舊址”,位于城固縣城城固一中內(nèi)。二是“西北聯(lián)大工學院舊址”,位于城固縣古路壩鎮(zhèn),是西北聯(lián)大文理學院、工學院和高中部的辦學舊址。三是大成殿建筑,位于城固縣城城固師范內(nèi),系國立西北師范學院與國立西北大學共用圖書館。2019年10月7日,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臺遺址
  漢臺遺址,位于漢中市漢臺區(qū)東大街26號,是漢代劉邦駐蹕漢中的行宮遺址,為典型的秦漢宮廷模式。1992年4月20日,漢臺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拜將壇遺址
  拜將壇遺址,位于漢中市漢臺區(qū)南一環(huán)1018號,是漢代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的古壇場遺址,外觀呈秦漢時期典型的覆斗型。2008年9月16日,拜將壇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飲馬池遺址
  飲馬池遺址,位于漢中市漢臺區(qū)南團結(jié)街飲馬池巷,飲馬池與漢王劉邦進駐漢中有關(guān),是劉邦經(jīng)常飲馬的地方,也是城內(nèi)一泓碧水。2018年7月3日,飲馬池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蔡倫造紙傳說
  蔡倫造紙傳說,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發(fā)生于漢中市洋縣龍亭及周邊地區(qū)。蔡倫造紙傳說分為攻克技術(shù)難關(guān)、尋找造紙原料、推廣造紙、經(jīng)營造紙、造紙貿(mào)易等類。蔡倫造紙傳說,印證了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造紙術(shù)的起源。

  張騫傳說
  張騫傳說,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流傳在漢中市城固縣白崖村及漢中市各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流傳歷史。張騫傳說起源于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古代中國通往西方的第一條陸路交通線——“絲綢之路”的偉大壯舉。

  漢中藤編
  漢中藤編,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漢中藤編是以青藤、竹、木為原料,手工編制各種生活器具或工藝品的傳統(tǒng)技藝,在漢中市南鄭區(qū)民間流傳已逾千年。漢中藤編具有綠色環(huán)保、質(zhì)韌體輕、大方耐用、雅致簡樸等特點,在傳承過程中,原材料、工藝、造型等都在不斷的演變創(chuàng)新。

  漢調(diào)桄桄
  漢調(diào)桄桄,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漢調(diào)桄桄又稱漢調(diào)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戲,是明代末年關(guān)中秦腔傳入漢中地區(qū)與當?shù)胤窖院兔耖g音樂結(jié)合而形成的梆子聲腔劇種。漢調(diào)桄桄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有陜南地方音樂優(yōu)雅柔和之美。

  架花煙火爆竹制作技藝
  架花煙火爆竹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流傳于漢中市洋縣,是起源于唐代的宮廷煙火,共有幾十個品種,與之相配伍的其他煙火品種有兩百多個,這些煙火多以歷史故事、戲劇人物為內(nèi)容,按照世代相傳的秘方配制而成,制作中嚴格遵循古老的工藝流程。洋縣架花主桿上的煙花一般可安裝為12樓、24樓、48樓,以24樓的煙花為例,主桿高度達20米,周圍散布24根用火藥引芯連接的小桿。燃放時需按一定順序,先后穿梭點燃主桿與小桿上的煙花,并在主桿與小桿內(nèi)外場地組合配置其他煙火。

  洋縣懸臺社火
  洋縣懸臺社火,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為漢中市洋縣的一種春節(jié)民俗活動,源于商周時代,融合了傳統(tǒng)戲劇、舞蹈、音樂、美術(shù)及雜技藝術(shù)諸多元素,以戲劇角色站在高臺梁架上為表演形式,以人抬肩扛為主要運載方式。

  洋縣佛教音樂
  洋縣佛教音樂,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分布于漢中市洋縣,形成于南北朝時期。洋縣佛教音樂樂曲達一千余首,這些樂曲曲牌記載在洋縣智果寺明代御賜經(jīng)卷中,目前保存下來能供演唱、演奏的曲子有200首,分別為經(jīng)韻、鼓吹樂曲、鑼鼓樂曲3類。

  鎮(zhèn)巴民歌
  鎮(zhèn)巴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數(shù)千年來漢中市鎮(zhèn)巴縣人民所創(chuàng)作積累的,主要分為勞動號子、山歌、茅山歌、小調(diào)、民俗歌曲、祭祀歌曲等種類。

民風民俗

  陜南民歌
  漢中秦嶺巴山地區(qū),自古迄今有傳唱民歌、山歌之風,內(nèi)容廣泛、豐富,形式多樣、活潑;蛞蝗霜毘,或兩人對唱。有通山歌(又稱茅山歌、放牛歌、姐兒歌)、山歌、小調(diào)、勞動號子、儀式歌(迎親歌、哭嫁歌、拜壽歌、祝酒歌、拳歌、禮賓歌、孝歌、說春歌、勸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盤歌、兒歌等。一般情趣詼諧,幽默含蓄,曲調(diào)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細膩,多有川楚之風,不似關(guān)中陜北民歌粗獷豪放。
  鑼鼓草
  山區(qū)農(nóng)民集體換工在田間薅草時,為加快進度,一至三人在人群后,邊敲鑼鼓,邊唱督工歌,隨機隨情編唱,尤其多在進度慢或做活質(zhì)量差者身后邊敲邊唱,以激勵干活加快進度,提高質(zhì)量。該形式使生產(chǎn)場面熱鬧活躍,消除勞動者疲乏、勞累、寂寞之感。
  社火
  全市各縣流行。一般在春節(jié)時街鎮(zhèn)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樣。有懸臺芯子、高蹺、地社火等,以各種臉譜服裝扮演戲劇人物、場面,溶音樂、舞蹈、美術(shù)、雜技于一體。陜南懸臺芯子社火尤為著名,多層鋼架上迭次飾立戲劇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層者,驚險異常。還有舞獅、彩蓮船、竹馬、龍燈、板凳舞、貝殼舞等形式。
  焰火
  又稱“放花”。一般于春節(jié)或元宵節(jié)等喜慶節(jié)日放焰火。洋縣磨子橋焰火自清代以來為最著名者,曾奉調(diào)入京參加國慶焰火晚會。主要有竿子花、笸籃花、馬花、沖天炮、滿天星、流星趕月、鬧龍宮、火樹銀花、連珠炮等160多個品種,五光十色,絢麗多彩。
  漢調(diào)二簧
  陜南地方戲劇,由漢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調(diào)發(fā)展而成,音調(diào)為漢中一帶發(fā)音,與湖北漢調(diào)戲相似。長于文戲,巴山氣息濃郁,音調(diào)幽雅,唱腔婉轉(zhuǎn),道白柔和,語言風趣,表演細膩,純樸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韻很重,以川味見長。板式有上、下調(diào)之分,上調(diào)多用于表現(xiàn)悲愴、凄涼、憤慨情緒;下調(diào)多表現(xiàn)舒暢、明快豪放情緒。漢臺區(qū)、西鄉(xiāng)縣、鎮(zhèn)巴縣等地20世紀60年代以前多表演漢調(diào)二簧,今漸無。
  漢調(diào)桄桄
  又稱漢中梆子戲,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是陜西九大劇種之一,也是陜南最大的劇種,屬梆子腔戲。其唱、白吐字歸韻,均以漢水流域語音為基礎(chǔ),用梆子樂器擊節(jié)發(fā)出響亮節(jié)拍。始于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點,又溶入川劇、漢調(diào)二簧柔和婉轉(zhuǎn)之長,形成鮮明地方色彩和風格。漢調(diào)桄桄音樂優(yōu)美,語言幽默、風趣,通俗易懂,表演動作大方,樸實,唱腔喜怒哀樂界限分明,生、丑、凈、旦,行當齊全,唱、念、做、打,和諧完整,頗能代表漢水流域人民溫和典雅、純樸大方的性格特征。
  端公戲
  本為古代巴蜀巫師(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發(fā)展為民間歌舞劇,屬地方小劇種,一般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現(xiàn)男女愛情內(nèi)容,故又稱“對對戲”。適宜排演小型劇目,其唱腔樸實柔和、表現(xiàn)形式活波灑脫。唱詞幽默風趣,藝術(shù)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傳統(tǒng)民居
  陜南地區(qū),有山坳、河沿和平壩,居民根據(jù)地勢、原料等條件,建有各種民居,傳統(tǒng)的住房有石頭房、竹木房、吊腳樓、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頭房:多建于山區(qū),鎮(zhèn)巴、西鄉(xiāng)山區(qū)很普遍。顧名思義,石頭房以石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墻靠山崖,三邊以石頭砌墻,屋頂木架上鋪以油頁石板。石頭房經(jīng)風耐雨,造價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圓木壘成,并留有門窗。屋頂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條結(jié)扎并以蓼葉復蓋。有的人家在橫梁上架木,上鋪密竹,抹上灰泥,成為頂樓,上置火塘,用以熾烤和存放糧食。竹木房多建于林邊及山坳,南鄭、寧強和城固等山區(qū)常見。吊腳樓:多建于沿江集鎮(zhèn)。吊腳樓以木樁或磚石為支撐,上面架以樓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頂鋪瓦或茅草。吊腳樓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樓。吊腳樓開間不大,但樓—廠可防水,樓上很涼爽。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見于平壩城鎮(zhèn)。三合院有正房3間,中間為堂屋,東西為廂房2—3間。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來吃飯、歇腳。廂房開間比正房小,兩端有圍墻相連,墻中間朝南刀:門。四合院由正房、廂房和過門組成,中間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講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磚石、木料為基本材料,大門多向南,忌朝西。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nóng)村磚房和城市樓房日益多起來。

特產(chǎn)美食

  漢中仙毫
  漢中仙毫,是漢中市的地方茶,為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起源于商周,興于秦漢,盛于唐宋,繁榮于明清,因種植茶園“緯度高、海拔高、云霧幾率高、富含鋅硒、遠離污染”的自然生態(tài)優(yōu)勢,使得漢中仙毫具有“香高、味醇、耐泡、形美、保健”等特點。

  漢中面皮
  漢中面皮,是漢中市的地方小吃,起源于秦漢時期,制作方法是將大米浸泡、磨漿,加水稀稠相宜,蒸成薄片,待冷卻后切成細條,具有色白、薄、光、嫩、細、柔、韌、香等特點,再輔以豆芽、菠菜、胡蘿卜絲,芝麻醬、辣椒油、大蒜汁或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鹽等調(diào)料,即可食用。漢中面皮除涼食外,還可切片曬干油炸,還有炒、燴等多種吃法。

  漢中菜豆腐
  漢中菜豆腐,是漢中市的地方小吃,制作方法是把泡漲的豆子磨成漿,磨好了漿,再用細籮或紗布細細濾去豆渣,之后煮沸,然后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待形成豆腐時,將淘凈的大米下入濾過豆腐的酸水中熬粥,小火慢熬。吃時要配小菜,一般是將蔥花、香菜、姜末、蒜泥、青椒、香油、芝麻、核桃仁末、油潑豆瓣醬、咸菜、紅油辣子等拌勻入盤下飯。

  漢中銀杏
  漢中銀杏,是漢中市的地方特產(chǎn),為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漢中銀杏葉片肥厚,呈扇形、葉柄細長,兩面淡綠,干葉橙黃;漢中銀杏果核灰白,橢圓飽滿,棱線分明,表皮光滑,果仁黃亮溫潤,口感軟糯,細膩綿香。

  漢中附子
  漢中附子,是漢中市的地方特產(chǎn),為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附子又名烏藥,屬毛茛科植物,由母根旁生側(cè)根形成的塊根,稱附子、川烏,母根稱烏頭,又叫草烏,附子和草烏都是常用中藥,自古以來為臨床常用中藥。附子為傳統(tǒng)中藥材,主產(chǎn)于陜西漢中。漢中附子鮮品產(chǎn)量高、個大、質(zhì)地原潤,加工后的成品片形平整、半透明,有效生物總堿含量高。

  漢中冬韭
  漢中冬韭,是漢中市的地方特產(chǎn),為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漢中冬韭,葉寬鮮嫩,色艷味正,辛辣濃香,纖維少。其胡蘿卜素的含量較豐富,每100克鮮韭菜含有3.26毫克胡蘿卜素。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guān)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nóng)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nèi)容取自互聯(lián)網(wǎng)。您若發(fā)現(xiàn)有侵犯您著作權(quán)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quán)作品、停止繼續(xù)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