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山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古因“常有白云浩渺無際”而取名“棲云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
唐宋時,興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稱“洞天福地”。清代時,這里廟宇樓閣,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畫棟雕梁,飛檐紅柱,甚為壯觀。后大多被毀,僅存清代所建飛跨興隆峽的云龍橋(臥橋)一座。清康熙年間取復(fù)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jì)五十年代,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
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qū)。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云”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橋橫空飛架峽谷。現(xiàn)棲云峰有混元閣、朝云觀、雷祖殿等殿閣;興隆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景點。史載,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于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內(nèi);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
【氣候特點】
保護區(qū)地處東亞大陸內(nèi)地,按全國自然區(qū)劃氣候分類為東部季風(fēng)區(qū),大陸性氣候顯著,屬高寒半濕潤性多雨氣候。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四季分明,水熱同季。春季干燥多風(fēng);夏季晝熱夜涼,初夏干旱,盛夏多雨;初秋陰雨稍多,深秋涼爽少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3─7℃,其中最高(7月)為13─18℃,最低(1月)為零下8─9℃;活動積溫為1800─2800℃;年降水量450─622mm,有效降水量340─520mm,降水頻率不均勻,多集中在7、8、9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5%左右,在山地增雨作用下,一般海拔每升高100m降水量約增27mm。馬銜山主峰年降水量可達800mm;無霜期70─130天,平均103天。林區(qū)年平均溫度4.1℃;平均降雨量621.6mm;平均蒸發(fā)量918.6mm,為年降水量的1.5倍;相對濕度68%,≧10℃積溫1577.5℃;平均無霜期110天左右;干燥度0.65;凍土深度平均為120cm,極端最大150cm。主要災(zāi)害性天氣是干旱。
【主要景點】
云龍橋
云龍橋是一座畫廊式木拱橋,橋身為木體弓形,精巧玲瓏,似彩虹跨越山澗。橋身長155米,寬3米,橋上設(shè)廊7間,橋的兩頭各有一閣,是歇山頂四角飛檐的建筑。廊內(nèi)雕梁畫棟,廊頂覆蓋琉璃瓦。按道家的義理,“龍騰云,云從龍”,這座橋使棲云、興龍兩峰貫通一氣,所以叫做“云龍橋”。橋頭篆刻著一副醒目的對聯(lián):“云比泰山多,霖雨蒼生仙人悅;龍入滄海外,撲巒翠靄靈氣來。”
經(jīng)明末戰(zhàn)亂之后,山里的香客已經(jīng)絕跡,只留下寂靜的空山。谷內(nèi)原有一座臥橋,當(dāng)時已被洪水沖毀,只剩下兩個橋墩。劉一明觸景生情,無限感傷,立志要把此山修整一番,恢復(fù)“興隆”勝跡。于是他行醫(yī)治病,為興隆山募集資金。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在山上修建了百十座殿閣亭樓,還架起了一座宏偉的木拱橋,當(dāng)時取名“迎善橋”,意思是迎接八方的善士。從此,興隆山的香火四季不衰。后來山洪暴發(fā),橋又被沖跨,劉一明非常惋惜,束手無策。他有一個徒弟叫唐童,一天在邊采藥,見有人落水,便不顧一切地下水搭救,救上岸一看,是個又瞎又聾的老婆婆。唐童沒有嫌棄老人,而是替她換好衣裳,找來許多食物給她吃。老婆婆覺得唐童善良,就送給他一根三寸長的麥秸,說遇到河流擋路,它可以當(dāng)橋。唐童接過麥秸,正要道謝,老婆婆忽然不見了。唐童想驗證老婆婆的話,來到河邊,把麥秸放在河上,轉(zhuǎn)眼間就成了一座精美的橋。從此,這座橋再也沒有被洪水沖跨過。
這里的橋最初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多次毀壞又重修。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甘肅布政使岑春煊撥銀重建,知縣陳昌把它改名為“云龍橋”。云龍橋是興隆山古建筑之一,也是興隆山的標(biāo)志之一,列入省級文物保護。1981年,政府撥款進行改建,因為當(dāng)時橋身已經(jīng)傾斜。1985年,蘭州市園林局重新彩繪此橋,將陳昌所題的對聯(lián)刪字后,由甘肅書法協(xié)會副會長趙正書寫,懸在亭前。
大佛殿
大佛殿中間有大殿三間,兩旁各有配殿兩間。斗拱重檐,雕梁畫棟,均以藍、綠、紅三色相間彩繪,莊嚴肅穆。殿前三株云杉挺拔高大,院內(nèi)有蒙古包五頂。大殿上方“大雄寶殿”四個字是趙樸初的手筆。正殿里供奉著三方佛,中間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左邊是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前面就是赫赫有名的馬背天驕元太祖“成吉思汗”!俺杉己埂笔敲晒耪Z,意思是“像大海一樣偉大的領(lǐng)袖”。大殿內(nèi)的塑像,泥身金妝,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是甘肅平?jīng)鏊嚾说慕茏。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戎馬一生的鐵騎將軍,英勇善戰(zhàn)的民族英雄。他高超的用兵策略和顯赫的一代武功,威震歐亞,功澤華夏。在中國的戰(zhàn)略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為中華民族爭了氣,壯了膽。不愧為“民族精英”的稱號。一九三九年,成陵文物為避免日軍劫掠,民國政府應(yīng)伊克昭盟盟長的請求,決定迅速西遷,并委托鄧寶珊、高雙成、何兆國等高級官員組成遷陵專使。五月十七日,根據(jù)歷史學(xué)家的建議,尊重成吉思汗生前1226年攻打西夏時曾在興隆山屯兵、整軍、療養(yǎng)的前因,決定將成吉思汗靈遷往甘肅興隆山。為了紀(jì)念成吉思汗靈櫬在興隆山暫厝十年的歷史,以其在中國歷史上起到的作用,1987年蘭州市人民政府和榆中縣人民政府投資四十二萬元重建大佛殿,榆中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得元同縣外事旅游局局長單進倉專程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協(xié)商,并同中央民族事務(wù)委員會聯(lián)系,將在伊金霍洛安放的成吉思汗、忽蘭哈敦的靈櫬及其遺物蘇魯定、寶劍和馬鞍進行復(fù)制,得到協(xié)助和支持。經(jīng)過一年的共同籌備,終于在興隆山大佛殿成立“成吉思汗文物陳列館”,使歷史的一幕得已在現(xiàn)。
蔣介石官邸
一九四二年國民黨甘肅省政府為迎接蔣介石來蘭,抽調(diào)了專門的工程設(shè)計人員,在此修建了一所小巧玲瓏、結(jié)構(gòu)獨特、莊嚴深邃的小別墅。這就是有名的蔣氏行宮。一樓設(shè)有客廳、候見室、侍從室、會議室;二樓有會議室、機要室、臥室、化妝室和衛(wèi)生間。一九四三年八月,蔣介石、宋美齡和機要秘書陳布雷等一行人馬都住在這里六日。每天會后飯余,蔣介石拄拐杖、偕夫人在附近散步,或乘滑竿上山游覽。在這里,蔣介石主持召開了西北軍政會議。
馬銜山旅游小區(qū)
馬銜山旅游小區(qū)地處興隆山南側(cè)呈西北、東南走向,面積為398公頃,最高海拔3670米,山頂如平川,寬約8—10公里,長約40—50公里。馬銜山以高山寒帶凍土地貌為主要景觀特征,高聳的地勢和嚴寒的氣候條件,使馬銜山的地貌景物與興隆山截然不同,而與號稱地球三極的青藏高原極為相似。馬銜山地貌景物奇特,既有凍丘地貌,又有古冰緣遺跡,是考察冰川凍土地貌的重要地點。馬銜山氣候、植被垂直性分布非常明顯,既有原始森林,又有高山草甸,每年盛夏可見到山頂白雪飄、山腰百花艷、山下綠波蕩的奇妙景觀,真可謂“一日歷四季,十里不同天”。馬銜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留傳有大石馬、小石馬、石棺材、金龍池等民間傳說。據(jù)《榆中縣志》記載:唐代《故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序》中稱馬銜山為“薄寒山”;宋、明稱“馬御山”;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肅莊王朱瑛將“馬銜山”辟作避暑山莊;清代稱“馬寒山”,以“寒山積雪”列入榆中八景;民國年間改稱“馬銜山”,沿用至今。
官灘溝
官灘溝旅游區(qū)屬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蘭州市東南25公里處的和平鎮(zhèn)境內(nèi),面積為342公頃。是以森林自然生態(tài)為主的新型旅游區(qū)。官灘溝系明代肅王牧馬場舊址,舊稱“肅府官灘”,現(xiàn)留有“牧馬官灘”界牌一座。區(qū)內(nèi)兩山夾一溝谷,幽谷旁通。山形雖無興隆山之峻奇,但充滿山林野趣,進入官灘溝使人感覺到滿目青翠,明朗開闊。區(qū)內(nèi)森林覆蓋率達86.2%,隨著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現(xiàn)人工針葉林,次生闊葉混交林和高山灌叢。喬、灌草錯落有致,季相色彩變化豐富,森林環(huán)境絢麗多彩,十分宜人。谷內(nèi)溪水清澈,終年不斷,為優(yōu)質(zhì)礦泉水,現(xiàn)已被開發(fā)利用。從峽谷中潺潺流出的山泉如絲如鏈,匯聚滴水崖,形成別具特色的滴水崖瀑布,令游人流連忘返。官灘溝山勢平緩,風(fēng)景秀麗。春天林木青翠,春光融融;盛夏萬木爭榮,百花盛開;金秋景色絢麗,滿山紅遍。給人以恬靜、舒盈、清新的自然享受。官灘溝的風(fēng)景林主要為楊樺林和灌木林,樹種組成分別為山楊、白樺、遼東櫟和栒子、沙棘、黃薔薇等。
【道教文化】
傳入興隆山的宗教是道教,始于東漢桓帝永壽年間,四川鶴鳴山人在興隆山傳播張道陵道教理論,始有人在興隆山修行,此后,歷代綿延不絕。佛教于漢明帝時傳入我國,東晉十六國時乞伏熾磐在尖山東山堡下修“千佛洞”,唐貞觀時佛教盛行,新營有十二寺,苑川有三寺,麻家寺一帶有三寺。伊斯蘭教于清乾隆八年(1743)傳入榆中;浇淌加谇迥┕饩w年間由三角城鄉(xiāng)大興營村人沈?qū)W廉引入。迄至今城關(guān)鎮(zhèn)教堂有信徒500多名?v觀歷史,道教為興隆山宗教活動的主體,所以,史稱興隆山為道教名山。
道教源于殷商時代卜筮吉兇的巫師。漢成帝時(前32—前7)方士甘忠將黃帝、老子(合稱黃老)的道教學(xué)說與儒家讖緯學(xué)說的具體內(nèi)容相結(jié)合,作了《天官歷》、《包元太平經(jīng)》!短浇(jīng)》的出現(xiàn)與傳播,標(biāo)志著道教的形成。道士形成于戰(zhàn)國時期,時齊人鄒衍以五行陰陽學(xué)說解釋“知仙方”、“煉丹術(shù)”,此“神仙方士”逐漸變?yōu)榈朗。道士宗派較多,存在時間較長的有兩大派:一是張道陵(34—156)創(chuàng)始的“天師道”,又稱正一派、正一道、陰陽,不出家,不蓄發(fā),可吃葷、娶妻;二是宋代陜西咸陽人王重陽(1113—1170)創(chuàng)始的“全真派”,稱道士,住道觀,蓄發(fā)挽髻。道觀首建于武帝封二年(前109),“公孫卿上言武帝:‘今陛下可為觀如緱城,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樓居!谑巧狭铋L安則作蜚廉桂觀,甘泉則作盆延壽觀。使卿持節(jié)設(shè)具面候神人”(《史記?封禪書》)。
興隆山道觀發(fā)祥于何時,尚無準(zhǔn)確文字記載。據(jù)道士武宗賢回憶,興隆山自在窩有本《神仙綱鑒》說,東漢張道陵傳道時,興隆山就有了廟宇。而另一種說法是始于兩晉。“唐宋時香火興旺,稱”洞天福地“(《棲云筆記》)。清代盛期共有道觀七十多座,房屋近千間。順序按”神“的尊位高低由上到下依次排列。東峰有虛皇殿,祀虛皇道君(元始天尊);玉皇殿,祀玉皇;楊泗將軍殿,祀楊羲;太白泉,祀太白金星;三官殿,祀道教最先奉祀的神祗,即天官、地官、水官;三教洞,祀孔丘、釋迦牟尼、李耳;無量祖師殿,祀無量太華天尊;老君殿,祀李耳;孫真人庵,祀王重陽弟子之七孫不二(女、清靜派);娘娘殿,祀天竺人韋古道;靈官殿,應(yīng)祀都天靈官王善,而興隆山卻祀《封神演義》中的趙公明;關(guān)圣殿,祀忠孝節(jié)義烈士關(guān)羽;山神洞,祀燭龍;龍王廟,祀傳說中主管降水之神——龍王敖廣;混元閣,祀上清靈寶天尊;斗母宮,祀北斗眾星之母女神——”先天斗母大圣元君“,又稱園明道母天尊(即斗姆、北斗星);雷祖殿祀太乙雷聲應(yīng)化天尊,并稱都天糾察大靈官(又稱作黃帝之妻,乃誤);壽星庵(女道士住持稱庵),祀南極長生司命真君,并稱南極真人;三清殿,祀玉清境清微元天尊、上清境禹馀天靈寶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道德天尊;七真殿,正殿祀王重陽七個弟子:馬鈺(后開遇派)、譚處端(南天派)、劉處玄(隨山派)、丘年機(龍門派)、王處一(崳山派)、郝大通(華山派)、孫不二(女、清凈派);東西兩側(cè)殿祀南五祖張伯瑞、石杏林、薛道光、陳泥丸、白玉蟾,北五祖王玄甫、鐘離權(quán)、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靈官殿,祀王善;二仙洞祀秦致通、李致享;三圣洞祀軒轅、蒼頡、文昌;朝元觀祀?yún)味促e;丘祖閣祀長春真人丘處機;土地祠祀土地;北峰東岳臺東岳殿,祀東岳大帝,全稱為東岳天齊仁圣大帝,又稱東岳天齊大帝、東岳泰山君、邦都大帝;救苦殿,祀太乙救苦天尊;還有六曹殿、十王殿、白云觀、五龍宮、財神殿等。谷底有總神殿祀”十天尊“: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東北方度仙上圣天尊,東南方女子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和混元老祖等。
道教宗派最大的有四個,其中真大道與太一道在元明時衰敗,只存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指出家道士,以王重陽為教祖。正一派道士民間俗稱天師道,以張道陵為教祖。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孛兒只斤鐵穆耳授天師道傳人張宗寅次子張玉材(第38代天師)為”正一教主“。從此”天師道“又名正一教、正一道。一般不蓄發(fā),可吃葷、娶妻,主要從事齋醮、誦經(jīng)、做道場和察看風(fēng)水、劃穴安靈、卜吉兇等。
興隆山道觀均由全真派道士主持。唐前無考,宋有秦致通、李致享為全真派第17代。其輩次為:懷玄抱真,道合無為,養(yǎng)素守默,保光圖和,致虛沖陽,承化弘先。
清乾隆、嘉慶年間劉一明為全真龍門派(龍門派由王重陽弟子丘處機所創(chuàng))第11代弟子。其輩次為: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fù)本,合教永元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住修正仁義,超升云會登,大妙中黃貴,圣體全用功,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xiàn)寶新,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萬古續(xù)仙號,三界都是親。
興隆山由全真龍門派第12代弟子為馮陽貴、康陽全、張陽志、馬陽建、劉陽精、李陽新、李陽益、自陽和、李陽觀、任陽固;第13代為唐來繡、魏來成、賈來賓、劉來慶;第14代為魏復(fù)林、郭復(fù)祥;第15代為王本賢、梁本中;第16代為達合明、曾合典、楊合恒、彭合真、朱合瑜、楊合明、馬合珍、王合興;第17代為金教立、孫教林、李教元、羅教榮、段教順、李教慧、周教成、李教鎮(zhèn)、石教璽;第18代為康永會、楊永清、楊永瑞、姬永暢;第19代為劉元貞、余元吉、焦元乾、趙元善、馬元海、任元順、蔣元祿、王元慧、曾元慶、張元山、周元珠;第20代為馬明成、張明山、王明尚、馮明祿、趙明成、楊明福、胡明清、趙明宣、丁明真;第21代為李至陛、李至忠;第22代為趙理臣、裴理享、楊理鎮(zhèn)、張理新、馮理全、韓理明;第23代為武宗賢、王宗貴、張宗仁、劉宗漢、張宗正;第24代為雍誠仁、康誠享、李誠方;第25代為岳信清。
1935年縣長葉超成立興隆山道教協(xié)會。東岳臺馮永權(quán)為道長,另有四個”巡照“,系娘娘殿楊元初、菩薩殿陳明禮、二仙臺嚴至和、太白泉張宗仁,時道眾達60多名。1951年,興隆山道士共52人,土地改革時分了土地、牲畜。1952年葛明瀛為會長。1954年興隆山道眾成立生產(chǎn)隊,太白泉張宗仁為道教協(xié)會會長。1956年有道士40人,道姑1名,張宗仁既為興隆山會長,又為中國道教協(xié)會理事,金理南為協(xié)會文書。1957年有道士41人,實際住山38人。1958年住山道士40人。1959年二仙臺住持嚴和為會長至1963年。1969年又有道士整修殿宇、洞穴,塑山神、土地關(guān)羽、關(guān)興、周倉神像祀奉。1990年有全真龍門派道士道姑7人常住。全真龍門派第25代傳人岳信清為甘肅省道教協(xié)會理事。另外流動住興隆山道士、道姑約10人。按照教義,興隆山道士以讀《經(jīng)》為主;其次為學(xué)醫(yī)(中醫(yī)、針炙)、采集草藥、煉制蠟丸;再次為練功(含氣功、武功)。與其他道士所不同的是道眾都過自食其力的生活。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劉一明在峽口購買水澆地66畝,山旱地72畝。次年又購買26畝。蘭州信士又捐贈廣武門鄧家花園附近田地55畝。道眾以此為基礎(chǔ),在山上開荒,至1949年興隆山道士有田地1300余畝,種植糧食、藥材和出租,用其收入以自養(yǎng)和修繕廟宇。嘉慶年間,山上道眾四處購買棗木,將劉一明釋道、醫(yī)學(xué)著作全部刻版印刷、發(fā)行于世,其中《經(jīng)驗奇方》、《眼科啟蒙》在民間防病治病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興隆山道眾除了每日誦經(jīng)、焚香、接待施主外,還按照傳說中”神“的誕辰日期舉行較大的道教活動。如農(nóng)歷正月初九日紀(jì)念玉皇大帝,正月十九日紀(jì)念丘處機誕辰;二月十五日紀(jì)念太上老君;二月十九日紀(jì)念觀世音菩薩;三月初三日紀(jì)念無量祖師;三月二十日紀(jì)念三教教主;四月初八日紀(jì)念釋迦牟尼;四月二十八日紀(jì)念藥王;六月初六日祀奉山神。祭日活動以全真派為主,有時正一派(陰陽)也加入其行列。正一派道教活動以”高功“為大,高功穿法衣(紅色,有黃色八卦,后背有太極圖),余均穿黑色道袍。樂器以鼓、鈸、鑼、嗩吶、鐃為主,沒有簫各行其是笛,氣氛比全真派熱烈,樂曲也更為動聽。演奏時除規(guī)定的樂譜青天歌、漢東山、朝佛祠、將軍令、太子降香、觀音辭外,吹奏民間歌曲繡荷包、放風(fēng)箏、孟姜女等。
興隆山東省道教有一特殊規(guī)定:平日焚香、誦經(jīng)只敲磬和各廟銅鐘,不敲混元閣巨鐘。只有大的祭奠活動時,先敲混元閣巨鐘,再敲各殿小鐘,祭奠活動才能開始。
興隆山道教活動場所有:山神洞、關(guān)圣殿、大佛殿、娘娘殿、孫真人庵、三教洞、太白泉、玉皇殿、丘祖閣、菩薩閣、七真殿、黑虎殿、自在窩、二公祠(改祀菩薩)、二仙洞、三圣洞、混元閣;顒觾(nèi)容為誦經(jīng)、化緣、卜卦、接待信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