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處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北京市精品公園,位于北京市西山風景區(qū)南麓,為太行山余脈翠微山、平坡山、廬師山所環(huán)抱。公園方圓332公頃,最高峰海拔464米。因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八座佛教古剎而聞名;又以渾然天成的“十二景”而著稱。古人曾形容:“三山如華屋,八剎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如屋外花園”;古人還評說“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處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過于西山諸勝”。
八大處公園植被覆蓋率97.4%。冬季山暖風和,夏季涼爽宜人。八座古剎分別創(chuàng)建于唐宋元明各朝,經(jīng)歷代重修,迄今古建筑群仍保存完好。八座古剎和著名的“十二景”構(gòu)成了八大處獨具魅力的核心旅游資源和旅游景觀。
八大處公園是其誕生伊始的名字,全稱是“北京市八大處公園管理處”。這個名稱確定于1983年,僅在比較嚴肅的場合或比較正規(guī)的文件中使用。八大處公園誕生于1956年,當時隸屬于北京市園林局西山風景區(qū)管理處。因為所在地四平臺有八座保存相當完好的古剎,當?shù)厝撕捅本┏抢锶司投喟汛说胤Q作“八大處”,公園也因此得名。
【三山】
西出京城,舉目眺望,就會看見小西山南端有三座突兀的山峰。南為虎頭山,北為青龍山,中間的是翠微山,三山形如三角,呈鼎足之勢。三山又像一把圈椅,翠微山(464米)為靠背,青龍山(438米)、虎頭山(387米)為左右扶手。
翠微山
翠微山歷史上又稱為平坡山,山上蒼松翠柏,四季常青,該山居中,海拔最高,三山庵、大悲寺、龍泉庵、香界寺、寶珠洞五座古剎分布其間,是八大處公園的主體山。
虎頭山
虎頭山峰狀若虎頭,而整座山恰似一只臥虎,山名恰如其分;該山史籍中曾名覺山、翠微山,東麓建有長安寺和靈光寺。
青龍山
青龍山自西北向東南,宛若一條青龍盤旋,其東山坡盧師山因盧師和尚的傳說聞名遐邇,證果寺以及清涼寺、弘德寺、洪福寺、福惠寺、獅子窩塔院眾多遺址都在青龍山上,文化底蘊深厚。
【八剎】
一處長安寺
長安寺,是八大處的第一處寺院,又名善應寺和善應長安禪林。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后經(jīng)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兩度重修,堂閣寮舍日臻完善、佛像器屬一應俱備,遂成為明清時期西山諸寺中的一座名剎。
五百年后的長安古剎仍保持著昔日的建筑格局。寺朝東向、兩進四合。有正殿三楹。由東向西依次為伽藍殿,三世佛殿和觀音殿。配殿三十間,分列于正殿兩廂。兩院由三世佛殿左右兩月亮門貫通。布局嚴謹和諧;建筑精良宏麗,既有明代建筑特色的遺風,又為清代建筑官式做法之典范。
二處靈光寺
靈光寺是八大處的第二處寺院,是現(xiàn)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大歷年間(766~779年),最初稱“龍泉寺”,金世宗年間(1162年)改稱“覺山寺”,明宣德年間(1428年)恢復龍泉寺舊稱,明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年)擴建后改為“靈光寺”。
靈光寺山門殿面朝東南,山門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銅胎貼金造像,重3300千克。為泰國僧王贈送的禮物。靈光寺內(nèi)原有五進廟堂,現(xiàn)僅存“大悲院”、“魚池院”、“塔院”三處院落。大悲院中,南有觀音殿,北有拜佛堂,東西各有陪房十四間。院西南有一金魚池,建于清乾隆年間,咸豐年間擴建,原為寺內(nèi)放生池。池畔有遼代“招仙塔”塔基一座,又名“畫像千佛塔”。
三處三山庵
三山庵是八大處的第三處寺院,創(chuàng)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山門面朝東北,是一座四合院落。山門殿為三開間,左右各開角門一扇;正殿五楹并配有耳房兩間;兩配殿門戶相對分列于正殿兩廂。山門殿懸額“三山庵”;垂聯(lián)“翰墨因緣舊;煙云供養(yǎng)宜”;正殿懸額“是大世界”,聯(lián)題:“慈目靜心法相;和風甘雨祥云”。此院額聯(lián)皆為今人手筆。
四處大悲寺
大悲寺是八大處的第四處寺院,原名隱寂寺。創(chuàng)建于宋遼時代。該寺獨處叢林深處,層層殿宇依山勢遞升,錯落有致,山門南向。
大悲寺的首層建筑是山門殿,硬山正脊灰筒瓦頂。檐下飾有丹青彩畫,殿脊正中裝飾“百鳥朝鳳”磚雕圖案。正檐下嵌有一方漢白玉寺額,上面鐫著“敕建大悲寺”五個大字,字體健勁,是康熙皇帝御筆。寺額下是漢白玉券門,自下而上對稱浮雕白象、雄獅、騰龍、翔羊;門楣正中雕飾著三尊神像,正中一尊人面鳥喙,是佛經(jīng)中大鵬金翅鳥的應化形象。券門兩旁是石雕花窗,飾有蘷龍和忍冬草花紋,優(yōu)美而莊重。兩側(cè)正脊門樓造型也很精致。
五處龍泉庵
龍泉庵是八大處的第五處寺院。明末清初時此處并存著兩座寺院。一為慧云禪林;一為龍王堂。前者建于明洪熙年間;后者建于清順治年間,清道光年間兩寺合二為一。龍泉庵坐西朝東,寺門為硬山正脊門樓,青石匾額上刻著“龍泉庵”三字。
寺門內(nèi)是一雕欄方池,池壁以青石圍砌,分外堅固潔凈。院西有殿堂三楹,前有卷棚抱廈一間。殿廈構(gòu)造都很精良別致。廈下有抱柱聯(lián)曰:“威鎮(zhèn)蛟鼉依澤國,德施江海賴安瀾”。殿門外有聯(lián)語是:“圣德施恩滌雨露;神威乘澤仰云霓!钡顑(nèi)供著泥塑彩繪龍王雕像,面呈威嚴、貌若帝王。旁邊分列雷公、電母、風伯、雨師等群像,生動傳神。這殿便是“龍王堂”。
龍泉庵北部是另一組殿堂,由東向西依次為文昌閣、大雄殿、臥游閣和祖師堂。
六處香界寺
香界寺是八大處的第六處寺院。坐北朝南,占地近二十畝。整個寺院規(guī)模宏大,殿宇巍峨,門戶重重。全寺建筑依山取勢,層層高趨,疊疊有致,其寺容堪為八大處諸寺之冠;其珍貴的內(nèi)藏也不愧為三山之首屈。香界寺創(chuàng)建于唐代,始稱“平坡大覺寺”,后經(jīng)歷代重修,先后更名為“大圓通寺”、“圣感寺”和“香界寺”。
香界寺布局嚴整,左右對稱,沿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殿、大乘門、天王殿、大雄殿、西方三圣殿、藏經(jīng)樓。山門殿面闊三間,漢白玉券門,檐下嵌漢白玉石額,上刊“勅建香界寺”五個丹漆大字,是乾隆帝御筆。殿中對塑“哼”、“哈”二將立像,二者戎裝怒目,狀極威猛,不失“金剛力士”之孔武。
七處寶珠洞
寶珠洞是八大處的第七處寺院。位于平坡山頂,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寺前有一座木結(jié)構(gòu)牌樓,匾額內(nèi)外分鐫“堅固林”和 “歡喜地”,為乾隆皇帝御筆。過牌樓前行,路旁一天然巨石,石上約略可見行書《寶珠洞詩》,落款處鐫有乾隆御璽印跡。寶珠洞臨崖而建大殿兩層,其中“眺望軒”觀音殿連同左右配房形成一層院落。觀音殿后有一石洞,寬廣約四米,洞內(nèi)礫石如寶珠黑白雜陳,晶瑩閃爍,固此該洞以“寶珠”命名。
八處證果寺
證果寺是八大處的第八處寺院,初創(chuàng)于唐天寶年間(又傳建于隋仁壽年間),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是京城最為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
證果寺坐北朝南,全寺殿宇分為三組,中路由南向北分別為山門殿、天王殿和三世佛殿。東部是方丈院;西部是秘魔崖和其他附屬建筑。寺中一株古黃連木樹齡600年以上,為京城所獨有。證果寺坐北朝南有二碑,山門,位于盧師山腰。山門石階數(shù)十級。階下豎之上石額鐫有“古剎證果寺”字樣,為明英宗御筆。山門左側(cè)有一深潭,名為青龍?zhí),傳說為青龍出沒之處。山門以北天王殿,再北為大雄寶殿。
【十二景】
第一景·絕頂遠眺
出七處寶珠洞南門,沿盤山曲徑上行片時可達虎峰絕頂。居高臨風遠眺,可見京城之內(nèi)如畫美景。西望高山峻嶺,重重疊疊不計萬千;南瞰永定河水,蜿蜒如帶,脈脈東流;東看千古故都,薄云淺霧之中,惟其危樓高塔之姿雄奇可見;暢目北向,則萬壽山殿閣如畫,昆明湖明鏡一方,玉泉山塔直豎明燭。徐徐環(huán)顧,但可發(fā)見,京城所處正是東濱大海、南阻長河、西倚太行、北據(jù)長城,頗具襟心帶河、虎踞龍盤之象。
第二景·春山杏林
八大處之春確以春山杏林之美為最。當春之日,虎頭峰下萬杏齊發(fā),一團團、一簇簇、一片片,鋪天蓋地,恰如瑞雪紛飛,滿眼皆是。只惹得蜂蝶如醉、游者如癡。此景此情正如昔人所詠:“舉目虎頭峰,迤邐皆紅杏。春山施薄粉,望之若仙境。”
第三景·翠峰云斷
仲夏清晨,雨后天氣濕潤時,?梢娙缢厝缇毜脑旗F飄浮于三山之腰,似斷還連的畫中之境。注目靜觀,或自峰后繞于嶺前,或從石隙游出升騰;有時凝固不甚流動,有時行走又很疾速。翠微山、虎頭峰間凝然不動者居多,盧師山青石黛樹中則流走如飛者眾。概山勢高低不同所致。
第四景·盧師夕照
三山之中,盧師山位居東北。平坡、翠微二山較高,因而日落較早,而盧師卻日落獨遲。所以流霞落日之美則不得不讓于盧師所專享。且當山影遮斷西面山坡時,東山盧師就愈發(fā)顯得光明非常。峰影參差,嵐光濃淡。
第五景·煙雨鵑聲
崔涂的詩中有“杜鵑枝上月三更”,范成大的詩中有:“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讀此類詩句不禁使人心馳。然而西山八大處山林之中確有此景。每當暑夏,寺外林中杜鵑不時長啼:“不如歸去……不如歸去”之聲,凄婉驚心已極,且不分晴雨,不舍晝夜,聞之則使人不禁淚下。山中雨景即可入畫,再加此鳥啼不絕口,真不啻一幅有聲有色的動人畫卷。
第六景·雨后山洪
三山之下,自同濟橋起,由北向南有一水道名柳溪,為三山各水流匯集之處。每逢雨后,山洪突發(fā),柳溪即成大河,湯湯不息。而高山之水流入谷中,則成瀑布,聲若洪鐘。大悲寺北谷,三山庵南谷均有此景。而秘魔崖之水瀑為最甚。這便形成一派驚心動魄的水體景觀。昔有“高亭開大,此樂誰與比”詩句贊此。
第七景·水谷流泉
八大處山林古剎之景固然很美,但卻因水少而令人遺憾。靈光寺和龍泉庵雖有泉水匯而為池,但山澗之中卻略顯干涸。只有到了夏秋天作大雨時,各山谷方隨之現(xiàn)出不息之水流。泉流亦隨雨量多寡而變化。且山谷之中林木茂密、濃蔭宜人。樹下巨石形貌各異,有的如床如枕,有的如凳如幾。
第八景·高林曉日
出秘魔崖,沿證果寺門前小盤道下行至南面水井,此處樹木成林,茂密非常,且均高大參天。日出東坡,光照林梢之時,愈發(fā)覺得明暗濃淡別有意趣。唐詩所詠:“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似不啻此處之景。
第九景·五橋夜月
八大處原有五座較有名氣的橋。一為長安寺的長安橋,二為西山飯店的翠微橋,三為救世軍的綠板橋,四為柳溪北端的同濟橋,五為三山庵下的萬善橋。此五橋南北相望,形如貫珠。每當明月中天,或徘徊信步,或倚仗獨處,夏則聽泉,冬則看雪,觀谷陵之蒼茫,望長空之皎潔,別有一番清靜氣象,正可謂一輪高懸,萬念俱清。昔人有詩曰:“小橋步月乍驚秋,四望青虛景更幽。幾處流泉喧石底,一輪明鏡水中浮”。
第十景·深秋紅葉
此為八大處一大勝景。霜秋一到,三山之上的黃櫨樹、火炬樹、元寶楓以及柿子樹、核桃樹和山花椒等等,黃時薄山碎,金迎風閃爍,紅時又如二月鮮花處處流丹。有橡樹、青松翠柏,赤橙。
第十一景·虎峰疊翠
虎頭峰無險峻之概,唯有層層巨巖石質(zhì)骨露,峭然突起,引人注目,春夏之際,峰下翠柏層層疊疊、蓊蓊郁郁、莽莽蒼蒼。實為西山諸峰中不可多得者。
第十二景·層巒晴雪
“西山晴雪”為燕山八景之一。然翠微、平坡、盧師三山亦屬西山之脈,此處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殿塔儼然。冬日瑞雪初霽,一派銀裝素裹。
【文化活動】
八大處中國園林茶文化節(jié)
“八大處中國園林茶文化”是由北京市八大處公園管理處傾力打造的一項公益性文化品牌活動。在石景山區(qū)委、區(qū)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及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等單位的支持下,已成功地舉辦了二十屆,已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良好的文化消費前景,為中國各類名茶在市場上的輝煌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八大處公園在國內(nèi)首次將園林、旅游與茶文化結(jié)合起來,是全國唯一一個以佛教寺廟禪林文化為背景,以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旅游文化活動。
夏季活動
八大處公園精選四處位置的中華精印谷,開放自然水系,重現(xiàn)西山十二景之一的水谷流泉。
北京八大處重陽游山會
“北京八大處重陽游山會” 是由北京市八大處公園管理處傾力打造的一項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該活動始終以社會效益為第一位,以人為本,以德弘藝,自1988年開始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十余屆!氨本┌舜筇幹仃栍紊綍笔潜本┲攸c旅游文化活動之一,三十多年來以弘揚“尊老敬長”的傳統(tǒng)美德為宗旨,深度挖掘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倡導全民健身和健康生活新理念,推出重陽敬老、健身休閑等系列活動,并將群眾參與性、傳導正確的人生觀和高雅的藝術享受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成為金秋深受北京市民喜愛的節(jié)慶活動之一。公園不斷創(chuàng)新,推出了“西山八大處文化節(jié)”,舉辦了多種多樣民眾喜歡的活動。
八大處新春文化廟會
八大處公園恢復古時代“廟會”的傳統(tǒng)習俗,依托景區(qū)內(nèi)的寺廟、古建舉辦,廟會的形式遵循傳統(tǒng)的北京風俗和佛教文化。在春節(jié)之際舉辦新春文化廟會,豐富了京城百姓文化享受,成為京城僅有的有廟又有會的真正廟會。新年祈福大法會、十三檔花會拜廟走會、群眾文化演出等活動精彩紛呈,給游客準備了一場傳統(tǒng)廟會與濃厚年味交織的盛筵。八大處廟會保持了很多老北京的市井風情,“貨郎挑擔走鄉(xiāng)串戶搖鼓叫賣”再現(xiàn)八大處,讓現(xiàn)代人再次感受到傳統(tǒng)的民俗文化。吆喝是一種極具特色的市井文化。 |